天天看免费高清影视11_国产电影黄色在线_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_色妺妺在线视频

新聞動態(tài)

NEWS

彩繪散樂漢白玉浮雕

  • 2021-05-04
  • 盛唐石業(yè)
  • 瀏覽:2488

彩繪散樂漢白玉浮雕

136厘米,高82厘米的墓室浮雕壁畫。

這是出土于河北省曲陽縣的五代墓,墓主人是王處直,他是北平王。這幅墓室浮雕壁畫展出在位于石家莊的河北省博物館。

五代是唐末年至宋初的一段分裂割據(jù)時期。

時代:五代·后梁(公元907年—923年)

尺寸:高82厘米、寬136厘米

出土:1995年河北省曲陽縣王處直墓

館藏地:河北省博物館位于石家莊市

彩繪石侍奉浮雕

介紹:此為墓后室東壁浮雕,漢白玉石,著色,表現(xiàn)侍奉墓主人的隊列。該浮雕除隊前一侏儒外,有侍女十三人,手中各持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具、器皿,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寫照。

據(jù)墓志,墓主為唐朝任命的義武軍節(jié)度使王處直。

東壁浮雕,長1.36,高0.82,厚0.17~0.23米。共雕刻出14人。

左下角1侏儒,高0.28米,男性,頭梳雙髻,身穿褐色圓領(lǐng)缺胯袍,下穿長褲,腳穿尖頭線鞋,雙手執(zhí)布,捧盤口細頸瓶。

其余13個侍女分成3排

前排4人,左起:

第1人,右手執(zhí)筆,左手執(zhí)札{zha,1聲,古時候書寫的木頭,百度搜的是小木筒,但這個看起來像個木片}

第2人,雙手墊布,托細頸瓶。

第3人,抱著一個紅色的包袱

第4人,雙手端托盤,盤內(nèi)放置葵口盞。

中排5人,左起:

第1人,雙手捧方盒

第2人,雙手執(zhí)長扇

第3人,雙手捧托盞

第4人,雙手墊布托圓盒

第5人,雙手執(zhí)拂塵

后排4人,左起:

第1人,身體被障扇遮住

第2人,雙手托盤,盤內(nèi)放一把執(zhí)壺

第3人,雙手執(zhí)翎毛扇

第4人,雙手托方盒

這組侍女群漢白玉浮雕,經(jīng)過雕刻者的精心構(gòu)思,他們手持各種器皿。侍女發(fā)式也比較復(fù)雜,有抱面高髻,椎髻,環(huán)髻,單髻,叢髻等,頭戴花,上插白色梳。柳葉細眉,櫻桃小嘴。內(nèi)為抹胸,紅色或者白色長裙,外穿褐色,白色,紅色,三色的窄袖短襦,在襦裙上用細墨線描繪出散點花卉。肩上披著披巾,腰上系著絳帶,腳上穿著高頭履,每個高約0.54米,畫面主題(貴族官僚家中的仕女生活)。

浮雕壁畫內(nèi)容以女子會樂侍從的造型,其實這在唐代墓中是多有出現(xiàn)的。會樂畫面在中晚唐時一直是兩京墓葬流行的題材。

可以說承上啟下的作用,因為王處直墓漢白玉浮雕繼承唐代余韻,同時也開啟了北宋以及遼代墓葬中壁畫散樂圖像之先聲,后來在河北地區(qū)遼墓中,繪有頗為精彩的散樂圖像。彩繪石刻浮雕也是借鑒了彩繪石佛教造像的衣缽,對宋墓墓畫中布置著色磚雕起到引導(dǎo)作用。

漢白玉浮雕為一幅女樂圖,圖中有人物15人,人物面朝墓內(nèi),采取面右方站姿,分前后兩列,最前者為一男裝司儀。

樂伎均著長裙,有披帛,面部相似,豐腴圓潤,仍存唐楊妃美人之余韻。樂者都梳有高髻,簪珠花,唯有前列居中彈奏曲頸琵琶的女伎,發(fā)髻梳法較繁雜。司儀戴幞頭,手持一長桿,末端結(jié)有彩帶,指揮眾女合樂,前有二小兒作伴舞姿態(tài)。浮雕制作精湛,人物姿態(tài)生動,有似簪花仕女圖神貌,具有頗高的藝術(shù)水平。墓中類似的石雕有兩塊,大小相同。另一幅為彩繪捧物侍女圖,為面朝左方站立。

王處直墓后室的這幅漢白玉浮雕,確是罕見的五代石雕浮雕藝術(shù)珍品,具有較高藝術(shù)價值。







關(guān)鍵詞:漢白玉浮雕   浮雕壁畫   石刻浮雕